古代名人都用哪些字起名
由 P 分享
时间:
古代名人的起名方式多种多样,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。以下是一些古代名人常用的起名用字及其特点:
1. 依据出生时的特殊标记或现象:如唐代诗人李白,据说其母在生他时梦见太白金星,因此取名“白”,字“太白”。
2. 根据出生时的祥瑞现象:如春秋时期的孔子,因头顶中间低四周高,像尼丘山,故名丘,字仲尼。
3. 以出生地为名:如郑国大夫孔叔,因生于梁,故名梁;汉代马援,因出生于扶风茂陵,故名援。
4. 以其父相类似的名字命名:如宋代文学家苏轼,名轼,字子瞻,与其弟苏辙(字子由)的名字均与车有关,寓意兄弟二人共同进退。
5. 以排行命名:如唐代诗人王勃,因是家中第三子,故名勃。
6. 以官职、任所或出生地为号:如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,故称杜工部;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,故称柳柳州。
7. 以轶事特征为号:如李白人称谪仙人,因其诗才横溢,被认为有仙风道骨。
8. 以美词化和尊老化为趋向:唐宋以后,人们起名尽量考虑稳当、平安,忌与帝王、坏人等重名,不用凶字、坏字。
9. 使用助词“之”:魏晋南北朝时期,取二字名风气逐渐抬头,取名出现两大特点,一是助词“之”受宠,名字带“之”成时尚;二是父子、长幼之间用字不再避讳,名字中出现同字现象。
10. 使用“僧”字:当时皇族对“之”字也情有独钟,如晋宣帝的弟弟、安平献王叫司马孚之,儿子、汝南王叫司马亮之,后代还有司马景之、司马昙之……南北朝时期的取名,大都倾向于“之”字。
综上所述,古代名人的起名方式丰富多样,既体现了个人特色,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。这些名字不仅承载着家族的期望和祝福,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文化背景。
上一篇:给宝宝起名的诗歌有哪些
下一篇:婴儿起名哪些字好记好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