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人起名的典故故事有哪些

P 分享 时间:

名人起名的典故故事丰富多彩,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命名者的文化背景和个性特点,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。下面将介绍几位著名人物的姓名由来及其背后的典故:

名人起名的典故故事有哪些

1. 王朝闻:原名王昭文,因受《论语》中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启发,22岁时改名为王朝闻,表达自己寻求艺术真谛、探索人生真理的精神。

2. 陶行知:原名陶文俊,他年轻时信奉王阳明“知是行之始”的哲学思想,于是改名陶知行。后来,他通过教育实践认识到自己年轻时信奉的“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”的谬误,转而笃信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,于是把名字改为“行知”,表明着他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向唯物主义的转化和发展。

3. 李四光:原名李仲葵,他在14岁时便以优异成绩获准公费留学日本,可是他在填写登记表时误将年龄“十四”填入了姓名栏内。由于表格不好换,他急中生智,将“十”字加上几笔改成了“李”字,“四”字却无法再改。尽管叫不出名字,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,最终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。

4. 钱钟书:此名来自他周岁时的“抓周”,在众目睽睽之下,他抓起了一支毛笔,因此被命名为“钟书”。这个名字不仅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,也预示着他将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有所建树。

5. 郭沫若:原名郭开贞,留学日本时,他非常眷恋自己的祖国。因学业未成,不能回国,于是他在名字上做了调整,去掉了“开贞”,保留了“沫若”二字,寓意着对祖国的思念和不舍。

6. 老舍:原名舒庆春,他上中等师范的时候,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,叫舒舍予。这个别名既体现了他的幽默感,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。

7. 冰心:原名沈德鸿,取自唐代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诗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”之句,意为对国家怀有“冰清玉洁”之心之意。原名沈德鸿,1927年8月,茅盾遭蒋介石政府通缉,不能用真名发表作品,在完成《幻灭》的写作后,署名“矛盾”投寄《小说月报》。取“矛盾”这个名字,是因为看到了生活和思想上的很多矛盾。

综上所述,这些名人的名字不仅与其个人经历和性格有关,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。通过对这些典故的了解,可以更好地理解名人的生活轨迹和精神世界,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。